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手术太疼、保健品效果甚微?治疗骨关节炎可以关注这个药

2020-09-10 来源: 未知 作者:admin 次阅读

“我得关节炎也有二十个年头了,一到阴雨天,我的膝盖疼的站不起来,非常痛苦。”患关节炎二十多年的西安张阿姨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和张阿姨一样,很多中年人都随着年纪的增加开始饱受骨关节炎的折磨。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进行性损伤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退行性病变,易发于负重、活动频繁的关节。我国目前症状性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为8.1%,人数有1.1亿之多。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65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在50%以上。同时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并呈现地域差异,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

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年龄、 肥胖、过量的运动和身体活动过量有关。一般认为是内外力多重因素破坏了关节软骨的内在结构,使软骨基质中的聚氨基葡萄糖(GAG)过度降解和丢失。

很多患者普遍认为关节炎是慢性病,很难治好。但事实上,目前关于关节炎以后的治疗方法已经相对成熟。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包括关节软骨修复术、关节镜下清理手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但手术治疗风险过大,很多人会选择相对保守的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缓解治疗也是比较多样化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药、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改善骨关节炎病情的慢作用药物是目前主流的治疗药物。但不同药物之间却有着较大差别。

比如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是针对疼痛的对症治疗药物,可以缓解疼痛。但非甾体抗炎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及心血管不良反应。而关节腔内注射药物虽有效果,使用方式较为麻烦。

相比之下,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氨基葡萄糖(简称氨糖)是被医学界和患者普遍认可的治疗药物。氨糖类药物主要分为盐酸氨糖(GH)、硫酸氨糖(GS)两种。其中GH分子结构简单,常用作于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近年来,也有医学研究证明,盐酸氨糖疗效弱于硫酸氨糖,仅与安慰剂相当。而硫酸氨糖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常用于药物,其不仅可以促进软骨合成,修复受损软骨细胞。还可以抑制某些破坏软骨、肌腱与韧带的酶,同时具有温和的抗炎效果。

近年来,医学界针对硫酸氨基葡萄糖的特性研究出硫酸氨基葡萄糖升级版本——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大量实验表明,这种氨糖是唯一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关节软骨退化的氨基葡萄糖盐。据数据显示,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的关节滑液药物浓度,大约是盐酸氨基葡萄糖的3倍。

2001年,Reginster等在柳叶刀报道了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随访时间长达3年,共入选212例患者,结果显示结晶型硫酸氨糖治疗骨关节炎有明显疗效,可减少疼痛、改善躯体功能、改善关节间隙狭窄,减缓了关节破坏的进展。

不过国内采用这一结构的药物并不多,其中海正药业推出的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伊索佳是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且唯一开展人体BE试验的氨基葡萄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和其他药品相比,伊索佳在血浆、关节滑液中药物浓度更高,能有效控制软骨葡糖胺聚糖和蛋白多糖的合成速度,促成葡糖聚胺聚糖的构成;多项检测和药代实验也证明,伊索佳的晶型结构稳定,其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均高于盐酸氨基葡萄糖,同时具有改善OA症状和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能有效减少镇痛类辅助药物的使用。

秋季是骨关节炎高发季节,且痛症有明显增加情况,盲目治疗容易加重病情,建议患者采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