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战疫,美团外卖携手合作商打造新基建样本
“现在回过头来看,特别感谢那些不断给我们送来生活物资的美团外卖骑手们。”湖北谷城居民熊超说,“在我们小县城,当时别的配送平台几乎都停止了运转,只有美团小哥们每天奔忙在路上,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疫情期间,外卖骑手挺身而出,成为维系居民日常生活的“摆渡人”。骑手们在为大家送去柴米油盐的同时,也获得了各级政府和普通大众的认可和赞许。在下沉市场,这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可否认的是,美团外卖正成为当代“地方新基建”。
水果店老板拥抱互联网
谷城县,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
陈华柱,美团外卖湖北区域合作商负责人,除了谷城,他还同时代理附近好几个区域的美团外卖业务。
在2016年以前,陈华柱经营了多年的水果和饮料生意,在襄阳城区开有三四十家零售门店,养活着100多人的运营团队。“以前我们就是守着传统的零售生意,哪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可时代在变,我们不变也不行啊!”他发现,上线美团外卖的店铺,生意好像一天比一天红火。
“看着外卖小哥在别的店铺进进出出,我意识到我们也不能落后。”陈华柱主动联系了美团,将所有水果门店加入外卖平台。果然,单量一天天多了起来,眼看着增速太快,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当年4月加入美团外卖,仅仅一个月后,他亲自终结了年销售额已高达两三千万元的饮料生意,决定腾出更多精力,一心发展美团外卖业务。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没有接触美团外卖以前,门店销售额每天都在10万元以内,随着外卖单量不断增大,平台帮扶持续推陈出新,门店每天销售额已经翻了好多倍。”陈华柱深信,自己选对了。
美团外卖谷城合作伙伴陈华柱近照
疫情将一切按下暂停键
目光长远的人,会走得更远。陈华柱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发展这么好,我为什么不把这份事业做得更大?为什么不带动更多商家享受到这份互联网红利?”陈华柱想到,如果自己也能代理美团外卖业务,应该能闯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于是,在一番考察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当时美团外卖业务相对薄弱的谷城,“空白多,潜力大。”
一步步走到今年年初,陈华柱扩大了自己的代理城市,公司人数也从最初的100多人,发展到了如今的900多人,并专门成立了运营中心,下设独立的配送、 市场、运营、督导等部门。
一切都顺风顺水,未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前所未有的困难,摆到了陈华柱和团队面前。
“1月25日,襄阳‘封城’。得知消息的那一瞬间,我脑袋一片空白,但很快我就回过神来,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陈华柱想到,居民们都在家里不得外出,如果外卖骑手能帮忙采购生活物资,无疑是对当时的谷城莫大的帮助。
可是,按照防疫管控要求,外卖骑手也都只能在家里呆着,不得外出。并且,就算能出来,防疫物资不足怎么办?如何能保障用户和骑手的健康?如何保证配送商品的安全……
陈华柱反复与美团总部沟通,问题一个接一个迎刃而解。
美团举措赢得政府认可
早在1月22日,美团外卖针对新型肺炎疫情曾发布应急响应措施,在武汉及其他疫情波及地区,为骑手全面配备口罩,并升级站点消毒和测温措施,在站点配备体温计、口罩、消毒液和酒精凝胶。骑手餐箱早晚各消毒一次、每日测量骑手体温,如有异常症状立即停止工作。
更让人安心的,是美团外卖率先推出的“无接触配送”服务。
“无接触配送”是指用户在下单时,可通过“订单备注”、电话、APP内消息系统等方式,与骑手协商一个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如小区门口、物业前台等处,送达后骑手将通过电话和APP等渠道通知用户自行取餐。
“我后来了解到,美团总部紧急抽调了产品技术人员,赶在大年三十完成了‘无接触配送’方案的研发及上线。希望通过此举,改变此前‘手传手’的送餐模式,避免面对面接触,降低风险。”陈华柱说,听到如此完备的应急预案,他心里顿时有底了。
按照美团的指导,陈华柱迅速通过线上召集了骨干人员,成立了自己的疫情防控小组,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形成文字递交给当地政府部门,请求在严格执行防疫规定的前提下,为城市运转贡献一份美团力量。
经过谷城县商务局的调研认可,美团外卖成为疫情期间保供单位,参与生活物资配送工作。也就是说,外卖骑手们可以复工了!
当地领导视察
复工的骑手越来越多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通行证是拿到了,但平时我们每天有八九十名骑手奔忙在谷城大街小巷,如今只有十多人。”陈华柱和团队人员逐一联系骑手,发现有的被困在老家,有的因为家人反对无法出门。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
骑手召回沟通对接
汪一帆,28岁,已经做了三年的美团外卖骑手。得到复工的消息后,他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出门工作,“这个时候不挺身而出,感觉对不起自己。”
在一个个“汪一帆”们的感染下,复工的骑手越来越多,“你们放心吧,美团的防疫物资很充足,对我们的保护很到位,赶紧回来!”骑手群里一句句加油鼓气的话语,无疑给仍在徘徊的骑手兄弟,注入一剂剂强心针。
回来了,大家想方设法,回来了!
空旷的马路上,此时最常见的,就是骑着电动车,奔忙的美团外卖骑手们。
受疫情影响,全县居民宅家抗疫。想吃点生鲜蔬菜,线上点单配送到家成了热门选择。
“往常我每天是50单左右,疫情期间一天就要接一百多单。”汪一帆说,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9点,“刚开始单量太大了,骑手忙不过来,订单经常就因超时无人接单,被自动取消了。”好在美团方面为了照顾更多的用户,及时调整了接单规则,“只要用户愿意等,我们再晚也会送到!”同时调整的,还有骑手每日接单上限,只为让更多用户买到急需的生活物资。
超市紧急上线美团外卖
同样忙碌的,还有保供应的商家们。
美联生活超市是谷城最大的一家超市,店铺面积5000多平米。“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至今还在死守线下传统渠道。”超市负责人熊卫东感叹,“封城”以后,居民不能出门,怎样将商品送到居民家里,成了最大的难题。
“让我感动的是,美团外卖谷城区域负责人陈华柱,带着团队赶来了,真的就是雪中送炭啊!”熊卫东介绍,美团外卖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他如何上线外卖平台,如何将一件件商品上架售卖,“我们店里有2万多件单品,从中挑选了6000多件保供商品,逐一上架。”为此,美团外卖的多名工作人员,整整忙活了三四天,终于成功上线!
从第一天上线开始,订单如潮水般涌入。
熊卫东说,一天三四百单的外卖订单,美团外卖城市经理、骑手都来帮忙拣货、发货,“关键是客单价也高,每单都最少是一两百元,还有很多米、油这样的重物,有时候看着真的心疼。”
如果说那时上线外卖平台,是疫情倒逼。疫情平稳以后,依旧坚持上新、坚持运营,又是为何呢?
熊卫东笑着说:“疫情是危机,但也给我们创造了机遇。真的后悔没早点上线美团外卖,不仅打开了销路、迎合了市场,还收获了更多忠实的用户,也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疫情期间骑手的超市订单装不下
餐饮商家凭借外卖活过来了
对于餐饮商家来说,更是如此。
在谷城有6家门店的华莱士区域负责人刘永华介绍,3月接到可以复工的消息,心里有些打鼓:“疫情防控这么严格,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保障顾客和员工的安全呢?”
他意识到,因堂食尚未开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卖平台将是销售的唯一渠道。于是,他想到了合作多年的美团外卖,果然没有失望。
无接触安心送及下单流程宣传单页
美团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升级了“安心餐厅”计划,通过数字化能力引导餐饮商家将员工测温、口罩佩戴、环境消毒等防疫安全举措流程化、标准化、线上化。“我不知道怎么做,但按照美团的要求一步一步来,真的超省心。”就这样,刘永华的6家门店,顺利完成了复工第一步。高峰期,单店日均单量能达到200多单,比平时节假日还多了几十多单,“就这样,凭借美团外卖,我们熬过了寒冬,生意一步步回暖。”刘永华说,恢复堂食后,消费者到店扫描门口张贴的美团“安心码”,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当天员工测温、口罩佩戴、环境消毒等方面的具体执行记录,同时也完成用户信息的登记,确保健康信息可追溯。
新基建带来的生活便利
谷城,只是美团外卖所触达的、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的一个缩影。
全国千千万万的美团外卖小哥成为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商家维持运营,帮助用户足不出户获得基础的生活保障。”
截至目前,美团外卖已建立起全国覆盖密度最广的配送网络,399万平台活跃骑手,覆盖全国28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涵盖餐饮、生鲜、商超、书店、鲜花等620万多品类商户。
业内人士分析,疫情使全球经济按下了暂停键,但它加速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在过去几个月,消费者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美团外卖等新基础建设所带来的生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