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传统制造与物联网的融合,新经济下的柯力发展

2020-07-08 来源: 未知 作者:admin 次阅读

一、把握时代脉搏,坚定物联网战略变革

2015年的冬天,通过一整年的紧张研发、调试、等待与期盼,柯力第一代物联网系统正式诞生,也标志柯力物联网战略正式启动。

事实上在以大数据、物联网、数据分析为核心的“产业物联网”刚刚崛起,工业4.0在加快企业从“产品”转向“服务”的步伐之初,作为柯力公司的总舵人,总裁柯建东先生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并最终确立了以“物联网战略”作为柯力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道路。

柯建东先生把“物联网”视为柯力的二次创业,柯力要走“物联网战略”是内外因素所决定的。内因一是企业自身需要寻求发展的新突破,要摆脱行业残酷的价格竞争就必须发展高科技,而柯力已经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与研发实力;二是柯力作为传统工业制造企业,它与物联网融合有着有效的切入点。外因一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所推动,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技术已具备可操作性;二是行业的趋势、政策的导向,物联网战略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

二、新环境下的管理挑战

“你要变管理模式,要具备物联网思维!”这是柯建东先生在近几年最长提及的话之一,也是对柯力管理层提出的新的要求。

什么是物联网思维?物联网的核心是物物相连,人人相连,人物相连。它要求柯力各个部门、人员、设备、生产线、运输线、销售网打通信息对接,将一个个信息孤岛串连成庞大的信息网络,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换与通信。

战略的变革首先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转变,转型的痛苦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它的艰难,特别是将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变成互联网公司一样高效。

柯力的做法是对组织机构进行变革。成立物联网事业部,布局物联网技术服务子公司、办事处,建立由研发、业务、售后组成的团队小组每月开展巡回服务,发展国际物联网产品总代理,建立物联网发展合作伙伴,确立十大平台化发展部门,整合研发中心建立储备技术平台,建立各部门对物联网战略的预防性策略,建立物联网协调岗位等。

物联网战略的落地离不开人的执行,物联网战略变革同样是人才的变革,适应物联网发展的人才管理机制是柯力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最初,柯力员工通过大量的内外部培训、书籍阅读、读后感写作、工作总结、行业交流,来加强自身对物联网的理解,特别是柯建东先生撰写的《论物联网》,是每个柯力人必读的论文,也是柯力物联网战略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长期的学习中,柯力不断挖掘对物联网理解能力快的员工,特别是物联网市场推广好的业务员和物联网技术迭代开发能力强的研发人员,总结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形成优秀案例,在企业内部和合作伙伴中对其进行推广。

期间也是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完善的过程。在招聘上关注与柯力文化的一致性和对物联网的热爱;在培训上加强员工学习过程中的技能提升、知识库更新和思维创新;在人才储备上,重点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无线低功耗、高速动态技术、工业软件等新技术合作,建立技术和业务人才储备池,加强校企合作成立产业研究中心、实验班;把员工创客化和合伙人体系作为物联网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三、雄厚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全新的业务与售后服务

走进柯力,有两个地方具有特殊意义,它们是代表过去的柯力博物馆和代表现在以及未来的物联网展示厅。在博物馆中,陈列着柯力从创业到如今各式各样的传感器、仪表,横跨称重、测力、压力、流量、扭矩、温度多种物理量传感器和衡器、测控、工控多种仪表体系。在物联网展示厅,展示的是当前柯力提供的工业物联网系统成套设备、公磅一体机、不停车检测系统、建筑机械物联网、港机物联网、起重机械物联网等物联网系统,以及柯力作为工业物联网产业园平台所集聚的各家工业物联网企业智能化前沿产品。

近年来柯力的研发能力不断加强,伴随着以大数据、物联网、数据分析为核心的“产业物联网”崛起,柯力抢占先机,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称重工业领域的布局,成功研发称重物联网系统,实现物联网系统首次在称重工业领域的远程对接与远程服务,逐步完成产品差异化、高端化、智能化、自动化。同时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正以现有传感器、仪表、系统集成等系列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研发平台,完善“柯力云”平台创新;通过大数据分析,正在研究传感器在不同行业、不同环境下的生命周期。

柯力建有传感器开发、仪表开发、软件开发、智能化元器件开发等研发部门,每年研发投入上千万元,拥有300多项知识产权,拥有OIML认证、CE认证、NTEP认证、俄罗斯计量认证、乌克兰计量认证等二百多种国际认证。成立柯力物联网产业基金、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宁波院士工作站,建立物联网实验中心和26个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合作成立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软件院共建宁波工业物联网软件园。

当前柯力建有宁波非标产品制造中心,宁波机加工生产基地,安徽智能化生产基地,余姚银环流量计生产基地,余姚太平洋生产基地,并不断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建立ERP系统、MES系统等信息化操作系统。

去年柯力年销售额达7亿元,销售网络分布全国,在全国各地有众多办事处,不断推进国际市场物联网战略合作伙伴建设,开展首届物联网产品国际发布会。业务与售后团队每月下地方进行巡回服务、物联网培训、故障案例分析、物联网推广、销售及改造案例分享。

四、物联网产业园的建立

“柯力物联网园区建设既是在柯力物联网战略背景下,也是中国制造2025在宁波试点城市环境下,更是柯力在IPO的历史机遇中提出的……从单一元器件公司走向称重物联网,我们正在努力实践,而从称重物联网走向工业物联网,我们才刚刚起步……不辜负历史给我们的机遇,不辜负柯力在行业在产业中应有的责任,对此,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物联网园区建设。”

这是柯建东先生在对公司物联网战略发展理论指导中第二十四论“物联网园区建设战略意义”中的一段话。是机遇,也是责任和挑战,是内部发展的诉求,也是外部形势的倒逼与推动,这大概就是柯力从一家公司发展成一个平台的历史必然。

2017年,宁波工业物联网产业特色园正式在柯力园区落地。产业园从建设之处即遵循以龙头企业+产业链+投融资平台+创新平台+服务平台的形式,具有高端引领、龙头带动、全链集成、多维融合、开放共享的特色,致力于朝物联网社区小镇方向发展。

当前产业园已引进包括传感器、模组、材料、智能装备、软件、应用、服务、集成等八大垂直产业链平台类企业160多家,建有传感器及工业仪表园、物联网软件及云计算园、物联网应用园、物联网检测园等4大园中园,每个园中园企业为其他企业逐步形成订单链、价值链、产业链三链方向发展,也为柯力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园区已获得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019年竣工的20层物联网大厦已经正式启用并不断有企业入驻,2019年6月已开工新建18层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五、未来发展

“柯力的发展要从硬件走向软硬结合,要从实体走向虚实结合。”柯力传感总裁柯建东先生如是说。

从单纯硬件走向软硬结合,从单纯实体走向物联网与实业融合、实业投资两腿并行,从单纯的制造业拓展至制造业服务化,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延伸至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从单纯的销售服务发展至设备租赁等多维度的商业模式创新,从单纯的客户关系打造成有共同目标、理念和执行力的合作伙伴……

当下的柯力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而我们不禁要问,柯力的未来是什么?

可以预见的,柯力的物联网战略将不断向纵深发展。在研发体系上,加强研发投入,建设独立研发工作室装备,完善研发激励政策,逐步完成变革,最终形成按市场需求进行行业分类,多纵多横的矩阵式开发组织体系。在资本运营上,从被动到主动,引入资源加快物联网不同子公司错位发展。从产品到行业引擎之一,在衡器物联网上柯力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帮助衡器客户发现联网转型道路,实现柯力物联网不是产品而是实现客户转型的战略的承诺。在工业物联网上,深入市场,以解决用户痛点和基本要求为核心,不断推进物联网扎根落地,建立、培育和形成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垂直产业物联网发展上,提升不停车检测系统市场竞争力,建立具有安全监测和自故障诊断的智能化起重机械,建立干粉砂浆仓储和运输信息化平台,融合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机第三方的合作平台,集装箱重量大数据物联网……

也许正如柯建东先生所说“物联网生命力在于物联网生态系统”。当人、机、数据、网络相连,流程、商业模式、服务价值、迭代开发迅速呈现,产业链、供应链、客户链、平台商、服务商等生态系统逐步完善,柯力将会建立自己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并向着建立国际一流物联网公司的愿景持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