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互助和相互宝是一样的吗?哪一个更值得加入?
人们的健康保障意识逐年提升,对完善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更加充满期待。在如此强烈需求的促使下,网络互助平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来。而近两年,经过一轮大浪淘沙,相互宝、美团互助、水滴互助等平台逐渐形成网络互助行业第一梯队,这些平台正在用更实惠的健康保障方式,实现重症大病保障的低门槛、高透明。
01 互助计划值不值得加入?
从网络互助的定义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互助本身具备公益和保险成分的双重加持,但它却并不是公益也不是保险本身,而是一种全新的保障模式,与传统商业保险动辄上千元的保费相比,网络互助具备低门槛的优势。
在过去,保险基本上是“有钱人的游戏”,而互助模式的出现,为中低收入人群打开了获得保障的另一条蹊径,有利于人们扩大自身的长期保障意识,网络互助以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立足于保障市场体系内,作为商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良好补充,它所发挥的补充作用值得被肯定。
02 美团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都可以!
目前相互宝和美团互助是网络互助第一梯队成员,我们就来对同样具备充沛流量和用户粘性的二者来进行对比:
目前相互宝参与人数已经突破1个亿,相互宝分为相互宝大病计划(适用于30天-59周岁人群)和老年防癌计划(适用于60-70周岁),其中大病互助计划保障癌症和另外99种重疾和特定罕见疾病,而老年防癌计划仅保癌症,其他重疾比如脑中风、心肌梗塞等不予保障。
大病互助计划最高互助金为30万,轻度恶性肿瘤为5万;老年防癌计划最高互助金额为10万,轻度恶性肿瘤为5万。而相互宝最近又推出了慢性病互助计划。该计划针对全国超3亿慢性病人群,保障范围根据年龄划分不同人群:39周岁以内用户的保障额度为30万,40-59周岁的用户为10万。
但是随着相互宝互助会员的增多,其分摊费用也跟着水涨船高。相互宝成立半年之后,成员分摊费用相较于刚刚开始时,暴涨了50倍,往后的时间分摊费用也将一直上升。
相比较而言,美团互助成立时间较晚,截至目前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其平台互助成员已高达3115万,这是一笔亮眼的数字。在互助方式上,不同于相互宝的确诊即赔的重疾模式,美团互助采用的是“定额申领+报销申领”方式。
根据患病会员年龄不同,定额互助金也有所不同,其中,出生30天-39周岁最高互助金为35万元,40-59周岁最高互助金为10万元。
“定额”互助金为单次最高互助金的20%,且一次性支付给患病会员。后续患病会员根据实际医疗费用,以“报销”方式申领互助金,既保证了患病会员医疗救助的可持续性,又降低分摊会员的平均分担成本。除此之外,最大的亮点是可以申请三次重疾互助。
而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美团又将其互助会员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父母可以为其出生30天以上18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加入互助。对于儿童高发重症,美团互助覆盖严重手足口病伴并发症、严重川崎病伴冠状动脉瘤、严重黏多糖贮积症、严重糖原累积病等多种大病,除此外,美团互助同样覆盖恶性肿瘤在内100多种重大疾病。
整体比较,两个平台都各有其特点,大家在选择互助平台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互助计划,而现在也并未有规定称不得同时加入互助计划,所以,只要满足条件,用户同时加入美团互助和相互宝也未尝不可。
03 参加互助就可以不参加保险吗?
和传统商业保险相比,网络互助的低门槛十分吸引人,受到金钱的“诱惑”,很多人都动摇了参加传统商业保险的念头。但还是那句话:网络互助是商业保险之外的有效补充,可以加入,但不能将其作为唯一可依靠的保障,也不要抱有加入互助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念头。
互助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监管方式的进一步明确,由于互助计划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机构对其进行监督。其不属于保险产品,所以它们并不像保险公司一样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管。而同时,互助计划停售风险尚存,所以用户要做长期保障规划。我们在肯定其创新之处的同时,也要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其发展,希望相关政法法规能够早日出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